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公司新闻
镜头下的芦山重建之路
作者:图/文 易松 信息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8-09 阅读次数:2103
——公司纪录片《重建之路》幕后手记 继获得省国资委首届微影视大赛一等奖的《芦山·爱你在北纬30°》之后,又一部反映芦山灾后重建题材的纪录片《重建之路》在建党95周年当天,于雅安芦山电影院进行首映。在芦山灾后重建三周年之际,这部详细记录华西人参与灾后重建历程的影片,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和华西在芦山创建的“重建速度”一样,纪录片的拍摄从立意到成片首先在“工期”上是一个极大的考验。6月20日,受公司党委安排,需在“7.1”来临之际,拍摄一部反映芦山灾后重建成果,尤其是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纪录片。于是,我们立即成立摄制团队,专程为《重建之路》进行拍摄,而此时,距离首映仅仅10天。
镜头下的重建缩影 本次拍摄最大的亮点就是出动了无人机,因为只有用鸟瞰的视角才能全方位的展示新芦山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汉姜古城、巍然挺立的平安路安置房、景色宜人的金花公园,人潮涌动的根雕一条街,巍然静立的西江索桥,甜美静谧的西江村……透过航拍画面,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烈日高照、尘土漫天、噪声嘈杂,摄制组也顾不了那么多,一把把地抹掉汗珠,继续拍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重建团队的日常拍的更真实。不论是项目部的安全标识牌、还是项目工地的一砖一瓦、亦或是工人施工时的神态,拍摄镜头一次次的扫过,追踪着这些细节。我们的脚步踏过了项目施工现场、学校的角落,西江索桥、平安路,抗震广场……摄制团队亲身感悟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生机以及希望。 公司的的重建团队经历了从救援到重建的整个过程,对芦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13年4月22日,公司的第一支党员突击队就抢先进入了芦山抗震救灾一线。拍摄的前期,我们也到处搜寻着芦山的点点滴滴,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被我们翻阅出来。艰险的运输道路、困难重重的拆迁征地、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似乎就在眼前。我们试图通过纪录片,让公众重温抗震救灾的艰苦岁月。在整部纪录片的构成中,历史图片、视频影像,不断交织在一起,让公众真真切切见证芦山的涅槃重生。
“停不下来”的摄制团队 在芦山,街道的墙上写着:“不等不靠不抱怨,自己事情拼命干”。没错的,来到芦山后,摄制团队也保持着奋战的习惯,似乎怎么也闲不下来…… 为了赶在“7·1”前出成片,只有2天的时间用来取景拍摄,我们自己也在给自己压担子。每天早上天刚刚亮,摄制团队就会起床,趁着雨城的朝露,开始一天的忙碌奔波。白天到各个项目到处奔波,扛摄像机、调试灯光,搬运器材,布置取景现场,约见拍摄对象、安排拍摄行程、协调拍摄地点……等等,晚上回去也不能立即入睡,需要导出视频,对图像进行处理、编辑,深夜一两点睡觉已算是“正常作息”。 拍摄的前期,人物、场景、情节、造型、采访……等等,拍摄团队也是千头万绪,事情太多了,拍摄团队就得反反复复梳理思绪。睡前大家在一起回顾当天的事务,并计划好明天的日程。为了避免遗忘,早上一见面,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说出流程安排,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摄制团队每日奔波在项目部之间,来来回回,日均出行上百公里,采访40余人次,拍摄上千个镜头,多达287GB的素材。
“重建之路”的始末 一部微型纪录片创作是一个长期跟踪的过程,芦山项目分散,体量又小,整个灾后重建有88个项目,但这一过程不是事无巨细完全记录,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此在拍摄之前,我们摄制团队相互探讨,选定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的项目部,片中的剧情来源均为真人真事。 与此同时,摄制团队也经常开展头脑风暴,借鉴《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等等纪录片的优秀做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排剧本。剧本中提及的灾后重建优秀的典型人物是我们的重点线索,我们整个团队需要充分接触,由不熟悉到熟悉,其个人魅力也感染着我们拍摄团队,先进的典型事迹由此传开。 本纪录片一共设置了9大版块,力图原景重现。仅仅一个西江河索桥的画面片段,我们不断调整角度,寻找合适的取景地,采访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现场讲解剧本内容,示范表演姿势、布置录制场面,反反复复的不断调整,精益求精,录了2个多小时,才最终成形。 炎日的夏季、烈日高照的同时伴随着暴雨骤来,我们的团队相互鼓励,坚持拍摄,随身携带的矿泉水一瓶一瓶的喝完,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湿。不过,当我们现在看到《重建之路》获得观众的赞赏时,回想起当时加班加点的录制场景,一把一把的擦汗,似乎汗水也是甜的……
华西绿就意味着放心 我们摄制团队在芦山当地也安排了群众采访,试图通过群众的角度来表现灾后重建的成果。在汉姜古城随机采访当地的群众,一位阿姨说道:“哎呀,这个华西修的我们都晓得,整个芦山到处都是,只要是华西修的,外头都是绿色的,看到这样的绿色,我们就很放心。” 不仅如此,芦山当地的政府部门官员,听说是华西集团要来进行采访,也是特意安排时间,要为芦山县灾后重建的大功臣点个赞。“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华西集团在各方面的管理以及为灾民、为社会的服务等方面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芦山县国土局局长,樊家寺安置点工作组组长如是说。 芦山地震纪念馆还未正式开馆,但当工作人员听说是参与重建的华西集团想要参观时,专门为了华西集团开放一天,听着讲解员对灾后重建的介绍,华西人不禁更加自豪。 是的,华西绿就意味着放心,这也体现着咱们华西集团的善建企业文化。每个华西的项目上都有统一的标志标牌,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华西的品牌。我们项目部的管理团队知道,这样做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反而在树立起自己的丰碑。 拍摄的《重建之路》,片中展示的“善建者·华西”的企业文化不仅在当地广为宣传,更是在灾区人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象,华西也真正做到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和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