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建筑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建筑咨询->正文信息
建筑咨询
石渠行记——此文献给奋战在石渠灾后重建项目上的华西健儿们
作者:刘健勇      信息来源:华西建筑报           发布时间:2010-7-26           阅读次数:1612

题记:4.14青海玉树大地震,与玉树接壤的四川石渠也受到重创,房屋倒塌、生产生活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四川省委、省政府对灾区人民非常关怀,为灾区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周密部署。省委书记刘奇葆特别要求石渠县的灾后重建工作要好于、快于、优于北川的灾后重建工作。

公路垮了三分之一,成了“咽喉”

健儿受命冲上前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选择了华西。6月9日,省建十三公司接到集团公司的命令,组织队伍开赴石渠,承担石渠县真达乡的灾后重建任务。十三公司立刻动员、组织、调配人员、设备等。6月12日,项目部开进石渠,16日到达真达乡,18日挖土开工。
      石渠县城海拔4200米,真达乡与青海玉树县接壤,西南濒滔滔金沙江,海拔3700米。此次灾后重建工程是在以15公里为半径、九个村的山区修建265幢灾民的单体住宅;并且要求6月15日开工,10月中旬交付使用,保证灾民安全过冬。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谁能担次重任?怎样组织一个坚强的项目班子?公司党委几经权衡、把握,最后决策由经历了红原、壤塘两个高原工程项目的优秀共产党员、特种工程分公司经理罗呈刚挂帅担任项目经理,任命公司总部党支部书记、保卫处长陈玉良担任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罗呈刚,敦实的个头,话语不多。黝黑的脸庞,活脱一个小高原。临危受命,披上征袍,三上高原承担工程项目。项目班子上去了、共产党员上去了、劳务队伍上去了,施工机械、钢管架料、钢材水泥源源不断地运上高原。项目党支部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让党旗在4200米高原高高飘扬”。华西健儿在高原打响了与高原缺氧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恶仗。

项目部营地

蜀道西去赛天堑
      石渠灾后重建工程牵动着集团的心,公司急切的关注着工程进展情况。
      7月3日,在公司总经理李荣华带领下,副总工程师周盛忠、生技部长邱富华以及我这个办公室主任一同前往石渠检查指导。
      上午7时 ,我们登鞍出发,马不停蹄直往西奔。天不遂人愿,下午1点,车被塌方堵在二郎山下的天全县两路口村。经打听,是早晨5点因暴雨造成前方五处塌方。堵在路上的车宛若长蛇,延绵10几公里,无奈与焦虑的神情涌上心田。一直熬到下午6点半,才随着汽车长龙小心翼翼地移过道上被泥石流、树枝、石块铺满的地段。那时,天已黑尽,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时还有泥浆、石块从山上冲下来。我们战战兢兢逃离了塌方路段,一阵后怕。
第二天,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高原反应也逐渐升级,肠蠕胃翻,头昏脑涨,昏昏欲睡。沿国道318行过道孚至炉霍间因修路单方放行而堵车,又堵了两个小时。并且道路非常颠簸,我们随着汽车起伏颠簸、左右摇晃,脑袋也被磕起了包。我们笑言,车上也该戴安全帽了。
      在畅行路段上,两次遇到牧民转场。壮观的牦牛队伍在公路上缓慢地踱着步,我们跟在后面毫无办法。下车给牧民递烟交涉,可是语言不通;想要硬性超车,又怕撞了牦牛引起更大的麻烦。只能等它们悠闲地散完步,让开道路,我们才能加速前行。
      一路奔波,第三天下午,项目部范文勇开车在青海境内的歇武镇接应我们。这下我们放心了,可以平安到达了。车往左一拐,钻进金沙江峡谷,沿江下行10余公里。这时,小范叫我们下车,心想是到工地了。可下得车来一看,拐了,啥子工地哟,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滔滔金沙江,狭窄的公路垮塌了三分之一,非常危险,只能空车过去。只见小范的车小心翼翼地过去了,我们的车搬回倒车镜,擦着崖壁,勉强得以通过。
      上车继续前行,回想起一路的艰难,高原反应、路阻、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一座、4000米以上大山两座;一路上的气象骤变,一会儿风一会儿雨、一会儿骄阳一会儿冰雹,不禁为项目部的同志担心起来,我的朋友、我的弟兄,你们现在好吗?你们一路可曾受阻?可遇塌方?可遭雨淋?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金沙拍浪伴我眠

      金沙拍浪伴我眠项目部驻扎在真达乡麻达村,麻达村靠近公路,场地宽阔。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住着20多顶帐篷里。白天人们都上工地去了,静悄悄地,只有藏民的狗在这里旁若无人地转悠。下班以后则是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劳作一天的人们回来了、吊车回来了、汽车回来了。工人们在地上围座一圈,席地而餐,其乐融融。
      石渠县灾后重建指挥部也设在这里,与我们毗邻而居。工程建设指挥长、石渠县武强县长知道我们来了,端来了他的菜与我们拼席而座。身处高原,我们不敢喝酒,武县长也不勉强,就自己喝了起来。武县长,40来岁,典型的高原汉子,豪爽痛快,谈起工程,显出了他的自豪与责任;谈起高原,显出了他的钟爱与希望;谈起我们工程项目部的人,更显出了他的佩服。他告诉我,你们来的人,其实都不适应高原,但他们挺住了,坚持下来了,很不错。
      初上高原,强烈的高原反应害的我头疼耳鸣,难以入眠。掀开帐篷门帘,外出徐行。寒风袭来,使我不禁裹紧衣襟。四处漆黑一团,无有星光。帐篷里传出人们的鼾声和梦呓,坎下,滔滔的金沙江却不知疲倦,一路东去,随风传来阵阵波涛,似乎千军万马还在黑夜中衔枚疾走;此情此景,“绝域苍茫无所有”、“寒声一夜传刁斗”等诗句不时地在我的脑际出现。

信息蔽塞受熬煎
      在这里,有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那个地方,叫什么名,我不知道,但我想最贴切的莫过于叫信息坡或者情人谷吧。下班了,常常是三五几人结伴而行,或搭摩托、或步行,来到一个离工地10几公里远的山谷上,目标只有一个:打电话!劳累了一天,工人们还要托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这十几公里外只为打一个电话,值得吗?听听工人们是怎么说的吧,“打通一个电话,比吃熬锅肉还安逸!”
      如果让在平时,我肯定觉得这人太矫情、太夸张了。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话、网络,无所不有,动动手指,拨个号码,报个平安,道个祝福,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这些对我们在真达乡施工的华西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由于地震的破坏,真达乡地区信息不通,成了“盲区”。要和后方联系工作,项目部要驱车10几公里出去打电话;发个传真,需要到180多公里外的石渠或者90多公里外的玉树去。
      7月6日,为向公司汇报工地进展情况,我带上李总的无线网卡,下午3点驱车出去发邮件。车行15公里,无信号;30公里,无信号;45公里,还是无信号。眼看就要到玉树了,心一横,到玉树。我想,内地遍地是网吧,发个邮件岂不是小菜一碟,玉树好歹是个县城呀。到了玉树,才知道惨了,网吧里全是在单机游戏。一打听,人家讲今天玉树连座机都打不通,网络当然不通了。我们只好垂头丧气的打道回府。 
      归途中,陈玉良书记的电话突然响了,有信号了!我们赶紧就近找到一家小店,请求主人让我们接电源连电脑,又赶紧通知周克俊去办公室收邮件。发完邮件,一路颠簸回到麻达乡已是晚上11点多了。一行四人,这才感到肚子咕咕地叫唤。
眼下,正是高考、录取阶段,有孩子的工人们多想知道家里的消息啊;初上高原的年轻人,也思念着父母和家里的那个她。可是为了石渠的灾后重建任务能够按时完成,我们项目上的施工人员们硬是将这份思念埋藏在心底,化作工作的动力。
工期紧迫且多艰
     
 整个真达乡一共重建265户,每户80㎡,看起来重建任务的量不大。如果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集中修建265户住宅,对华西人来讲,不在话下。可真达乡这重建的265户,是分布在半径15公里的九个村里,其中:真达村29户,麻达村28户,紫夫村21户,甲日村30户;洞古村58户;更始村35户;志瓦村35户;细绒村10户。当巴村19户。真可谓是点多面广。
公司周副总工程师用“七个字”很简练地概括工程特点:“高”——海拔高;“矮”——房屋高度矮;“长”——运输道路长;“短”——施工周期短;“散”——9个施工点分布散;“难”——材料、道路、通讯、场地都存在困难;“重”——政府工程,任务重。
      确实,高海拔人体适应度有限,工地大多重体力活;从成都运一车货物进来,光运费就是9000多元,车程需一周;10月中旬就会下雪,工期后门关死,没有退路;9个施工点依次走一遍,得一天的时间;材料、道路、通讯、施工场地都存在实实在在的困难;省政府交代的任务,压力大。
每天,跑生活买菜的车要到180多公里远的石渠或者90多公里远的玉树去采购,来回就是一天。取款,往往也要到这么远两个地方的银行才行。
      上到高原,绝大多数的同志都不同程度出现腹泻、感冒、外露皮肤皲裂,严重的还流鼻血。并且高原上一日四季,早上要穿毛衣,中午穿短袖,晚上则需要罩上棉衣。诡异多变的天气很是折磨人,前一秒钟还是晴天丽日,突然间就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一会冰雹还来了。
荆棘重重多艰难
      如果光是这些,项目部的压力还小些。目前,我们265户建设任务只开工44户,其余221户因设计滞后、等待拆迁原址建设等原因还不能开工。进去的施工人员没有施展拳脚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窝工,工期一天天的逼近,真让人愁断肠。
      7月2日,从318国道分路沿金沙江峡谷进入真达乡的乡村小公路塌方了,在离麻达乡约20公里的地方,公路垮掉了三分之一,一面临悬崖,一面是滔滔金沙江,仅容小车通过。运往工地的材料只能卸在缺口外面,人背肩扛送过缺口再装上车运往工地。当时,工地急需混泥土砌块砖,也只能靠人背过缺口,转往工地。可是就连身体强壮的当地人,也一次只能背两块。这样的运输条件,怎能满足施工需要?
      截至目前,我们都还有一车钢管和一车钢材因运不进工地暂时卸在石渠县武警中队院内存放,等待道路修通后再运进去。
祈望健儿凯歌还
      辛苦了,项目部的同志们,为了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光荣而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你们远征千里,在高原上插起了华西的旗帜;在雅砻江源头塑造着华西的形象。
      们不是孤军奋战,公司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华西集团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是的,整个华西在关注着你们,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会倾力相助的;我们也会为你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欣慰。
      目前存在的问题,公司和集团公司都在想办法解决,积极协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领导下,有州、县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你们一定会走上顺利的坦途的。

      我们期盼着你们的好消息,为你们祝福,等待
你们凯旋归来。

关于六建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工程业绩 | 党建群团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星辉中路16号 (邮编:610081)
电话:86-28-83331362 传真:86-28-83338005 备案号: 蜀ICP备05002686号
网站后台管理